教学计划

时间:2025-05-26 19:19:38
实用的教学计划范文汇编四篇

实用的教学计划范文汇编四篇

时光飞逝,时间在慢慢推演,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,展开新的旅程,现在就让我们制定一份计划,好好地规划一下吧。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计划吗?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计划5篇,仅供参考,大家一起来看看吧。

教学计划 篇1

学制:两年

教师:黄雯君

一、 教学说明

㈠、幼儿简介

书法班的学员都是由我园中、大班(4—6岁)喜爱书法的小朋友组成的。这些孩子几乎个个都是个性鲜明,或内向、文静,或顽皮、任性,这些也正顺应了书法学习的宗旨:磨练人温文尔雅的性情、发展人灵活多变的思维,使内秀的孩子更加机敏,使跌宕的孩子更加沉稳。希望每位学习书法的孩子都能真正地从中受益。

㈡、教材编制

幼儿园的书法教育在国内还未被教育部门正式启动,目前学术界也没有多少学者在潜心研究低幼年龄段的书法教育,所以市面上还没有一本正规地、系统化的幼儿书法教材。为此,本人就多年的学书心得和一定的教育经验,博采众家之长,制定了一套适合我园的、4—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书法教育计划(试用),学制两年。以柳公权的《玄秘塔碑》为临摹的蓝本,之所以选择它,是因为其字体较大、特点明显,集欧阳询的劲挺秀健和颜真卿的疏朗开阔于一体,以被初学者接受。此计划还正处在试运行和调制阶段,如家长们有此领域的一些见解,衷心地希望您向本人提出宝贵的意见,我也会不断努力将此计划丰富和完善,做出相应的调整。我坚信:适合自己的,将会是最好的!

㈢、目标设定

由于孩子们的年龄尚小, 还处在培养兴趣的阶段,再加上他们的爱好普遍比较广泛,大都选择了我园两门或两门以上的艺术课,有的还在少年宫利用业余时间学习。为了不给孩子们增加过多的负担,我对大家硬性的要求(如回家要完成多少张的作业、必须掌握到什么样的程度等等)都比较宽泛,因为“水亦载舟亦可覆舟”在课堂教学中,我尽可能多地为大家提供书法史上的一些小故事、史料图片和生动的讲解方法及多媒体技术,旨在开阔大家的视野、增长见识,寓教于乐,培养好的学习习惯,使每一位孩子真正地体验到书法的魅力。

㈣、学书要求

1、对幼儿的要求

① 能学一行爱一行,不半途而废。

② 每次学书的前一天晚上,自己检查工具都是否备齐、是否有练习可在次日与大家共习。

③ 听讲时,做到眼到、心到、手到。

④ 练习完后的工具会自己收拾、不指望家长代理。

⑤ 保持活动室的环境卫生,不在幼儿园洗笔,

每次学习结束后值日生自觉留下和老师共同打扫教室清洁。

2、对家长的要求

① 坚持带幼儿参加学习,不随意旷课。

② 有事不能来者,须提前请假,或以请人转告、写字条的方式与老师联系。

③ 每次活动时,幼儿都须有一位家长陪同,以便回家辅导。

④ 指导幼儿练习时,应尽量放平心态,不可要求过高或操之过急。幼儿乐意写时,要督促孩子认真完成每一个字、每一笔一画;如幼儿不愿时则不应强求,静观其变,待到有兴趣时再抓紧时间,对其正确引导。

书法兴趣班教育教学活动计划,

二、 总目标

1、幼儿能热爱祖国本土文化,喜欢书法、愿意练习书法。

2、通过学习书法,使孩子养成端正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。

3、潜意识的教育幼儿从学习书法艺术中体验做人的真谛。

4、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自己的作品。

三、 计划安排表

㈠ 第一学年上学期

活动时间

活动目标

活动内容

9月份

1、能心情愉悦地欣赏书法作品。

2、对书

法有初步的感官认识。

1、书法欣赏。

1、知道基本的书法工具:笔、墨、纸、砚及其各自的用途。

2、工具介绍。

1、了解书法有不同的风格,每个人写出的字都不会一样,而是具有自己独特的韵味。

2、能大胆选择、表述自己喜欢的字体,并说出为什么?

3、书体简介。

1、初步掌握立式书写的要领。

2、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握出正确地执笔姿势。

哦书法兴趣班教育教学活动计划

4、学习写字的姿势及执笔方法。

10月份

1、明确毛笔字与铅笔字书写的不同之处。

2、会用笔的阴阳两面画太阳。

书法兴趣班教育教学活动计划,

1、学习阴阳调锋法及方向(画太阳)。

1、能始终将笔锋摆在后面画三角形。

2、感受直线的强劲、挺拔。

2、学习中锋行笔及格内布局(画三角)。

1、初步感知以竖为中心,在左右两边对称绕波浪。

2、体验弧线是书法表现中的另一种美:柔和、妩媚。

3、学习字的“骨”与“肉”(画葫芦串)。

1、能大胆地用毛笔书写的方法绘制出自己喜欢的、美丽的纹样。

4、线条练习(设计手绢)。

11月份

1、对古老的汉字演变感兴趣。

1、学习汉字的演变。

1、知道悬针竖的含义。

2、能将阴阳两面揉入笔画当中。

3、初步体验按、提的关系。

2、学习笔画:悬针竖。

1、知道垂露竖是竖画中的又一种不同的形式。

2、能按照正确地步骤书写垂露竖。

3、学习笔画:垂露竖。

1、感知撇是竖画改变方向后的变形态。

4、学习笔画:竖撇。

12月份

1、书写撇的末端时,能养成笔始终沉着驶到结束部的好习惯。

1、学习笔画:斜撇。

1、掌握横画的要领:左低右高。

2、学习笔画:横。

1、能跟着老师共同回忆所学笔画的步骤和要领。

3、复习所学过的笔画。

1、初步感知用毛笔书写完整的汉字。

4、学习书写汉字“十”、“土”。

㈡ 第一学年下学期

书法兴趣班教育教学活动计划,

活动时间

活动目标

活动内容

3月份

1会辨认不同汉字的不同形状。

2、能记住汉字书写时的基本笔顺规则。

3、能正确地书写圆点。

1、学习字的不同形状、笔顺规则及圆点的写法。

1、会区分独体字和合体字。

2、能说出几种偏旁部首的名称。

3、能正确地书写方点。

2、学习独体字与合体字的区分及方点的写法。

< ……此处隐藏3730个字……这些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拼成形状不同的长方体,每拼成一种就记录下它的长宽高和体积各是多少,然后计算出来验证刚才的猜想是否正确。

全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,进行分工,开始操作、计算、记录、思考、讨论

引导学生全员参与公式的推导。明确小组学习的任务

哪个小组愿意先汇报你们的研究过程和成果?(在实物投影上边摆边说)

第一组:把12个正方体木块摆成3排,每排2个,摆2层。这个长方体的长是2厘米,宽是3厘米,高是2厘米,体积是12立方厘米,我们认为猜想的公式是正确的。

第二组:把18个正方体木块摆成1排,每排6个,摆3层。这个长方体的长是6厘米,宽是1厘米,高是3厘米,体积是18立方厘米,我们认为猜想的公式是正确的。

第三组:把12个正方体木块摆成2排,每排6个,摆1层。这个长方体的长是6厘米,宽是2厘米,高是1厘米,体积是12立方厘米,我们认为猜想的公式是正确的。

Powerpoint演示文稿:用表格汇总同学们的研究实验数据。

刚才老师把同学们的实验数据汇总了这张表,我们一起来观察。

[意图: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动手分组操作拼长方体、填写报告单,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创造了条件。同时让学生自主地去感知、观察发现长方体的长、宽、高与小正方体个数之间的关系,降低体积公式推导的难度。从而提出创造性问题,逐步形成创造意识。]

2、发现总结长方体体积公式

(1)师问:每排的个数、每层的排数、层数与长宽高有什么关系?

生一:每排的个数相当于长,每层的排数相当于宽,层数相当于高。

生二:因为每排的个数、每层的排数、层数相乘就是体积,所以长方体的体积=长×宽×高。

师:体积怎么求?为什么?

学生们学会了总结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。

(2)师:同学们真了不起,通过猜想、实验、验证总结出了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,今后在学习上同样可以利用这种方法学习。

[意图:分小组学习,是学生主动理解学习过程、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。通过学生交流、师生交流,比较、分析实验过程,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出长方体体积与长、宽、高的关系。

学生们通过自己探索,学会了一定的学习方法。]

课件演示公式的推导过程

(3)字母表示:长方体体积用V表示 长用a表示,宽用b表示 高用h 表示,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用字母表示是V=a×b×h

= abh

3、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应用

(1)师问:在生活中,怎样计算长方体的体积?

例:一个长方体,长7厘米,宽4厘米,高3厘米,它的体积是多少?

学生1:长方体的体积=长×宽×高。

全班动笔做一做。

(2)看立体图计算长方体的体积(只列式不计算)写在课堂作业本上。

长6分米,宽4分米,高3分米,求体积。

长6厘米,宽6厘米,高5厘米,求体积。

(3)迁移推导,再次尝试

长6厘米,宽6米, 高6米,求体积。

是什么立体图形?正方体 教师指着长、宽、高都是6厘米的长方体提问:这个图形有什么特征?你怎样想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?与同学交流你的想法?学生讨论后得出:

正方体的体积=棱长×棱长×棱长,用字母表示

V=a×a×a = a3

说明理由: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

[意图:尝试练习是运用长方体体积公式解决新问题的渠道。同时通过学生说思考过程,不但突出了掌握长方体、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这一重点,而且培养了学生动手、动口及创新发展的能力。]

(4)继续观察

阴影部分的面积是上面各个图形底面的面积,称为底面积。

长、正方体的体积=底面积×高

V=S×h

(四)学以致用 巩固提高

1.判断(判断对错,说明理由)

(1)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2米,它的体积是8立方米。( )

(2)一个长方体的长30厘米,宽2分米,高5厘米,它的体积是30×2×5=500(立方厘米)。 ( )

(3)一个棱长为6分米的正方体,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。( )

2提高题

(1)一块砖的长是24厘米,宽是长的一半,厚是6厘米,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?(只列式)

(2)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36厘米,它的体积是多少?

3 实际应用

(1)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矗立在天安门广场上,石碑的高是14.7米,宽2.9米,厚1米。这块巨大的花岗岩石碑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?

解:V=abh =2.9×1×14.7

=42.63(m3)

答:这块巨大的花岗岩石碑的体积是42.63立方米。

(2)有一种正方体形状的魔方,棱长是6厘米,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?

V=a3=6×6×6

=216(cm3)

答:这种魔方的体积是216立方厘米。

4 发展题

一块不规则的石头,要求学生借助于两种工具:一个装有水的长方体容器,一把直尺,把这块不规则的石头的体积求出来,只要求说出自己的方法。

[意图:巩固练习的练习题设计,力求突出重点,解决难点,利用多样的题型,把基础认知与创新能力发展紧密结合起来,以达到发展学生思维、形成技能的目的。]

(五)谈谈你今天的收获

板书设计:

长方体的体积

长方体的体积=长×宽×高

V=a×b×h

= abh

正方体的体积=棱长×棱长×棱长

V=a×a×a

=a3

长、正方体的体积=底面积×高

V=S×h

课后反思:

本课依托新课程理念,注重让学生从体验中学习,在体验中自我建构新知,在体验中掌握数学方法。努力为学生创设条件,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中。在整个活动中,教师很自然地向学生们渗透了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,引导学生们要通过猜想——操作——论证去发现一些客观规律。让学生在发现—验证—解释中体会数学,探究知识。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猜测、动手操作、交流讨论发现了长方体的长、宽、高和体积之间的关系,总结出了计算长方体体积的公式。在这一过程中,学生不仅掌握了计算长方体体积的数学公式,还知道了应该如何独立思考,学会了与他人合作。在论证的过程中,同学们动手操作,分别派出各组的代表讲解各自验证的全过程,最终使全班同学达成共识,推导出了长方体的体积公式。通过多媒体的应用,使学生建立清晰的表象,增强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。在从事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了较为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。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。我想,把“如果”变为现实,转换一种角度更多地把学生的思维尽情地施放出来,可能得到的是一片蔚蓝的天空。

《实用的教学计划范文汇编四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